印刷企业如何在环保重压下生存?

发布时间:2017-08-22 09:41:36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1366
2017年,京津冀地区进入 “大气十条”第一阶段实施最后一年,治霾力度再加码。环保部、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能源局和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6省市日前公布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,明确了“2+26”城市(北京市,天津市,河北省石家庄、唐山、廊坊、保定、沧州、衡水、邢台、邯郸,山西省太原、阳泉、长治、晋城,山东省济南、淄博、济宁、德州、聊城、滨州、菏泽市,河南省郑州、开封、安阳、鹤壁、新乡、焦作、濮阳)今年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。方案规定: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“2+26”城市要完成违法“小散乱污”企业取缔工作,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等13市10月底前基本完成,其他城市10月底前取缔一半以上。
整治取缔的重点是铸造、耐火材料、有色熔炼加工、丝网加工、轧钢、化工、橡胶生产、制革、陶瓷烧制、石灰窑、砖瓦窑、水泥粉磨站、废塑料加工,以及涉及涂料、油墨、胶黏剂、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、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。
印刷机
现状
截止今日,济南印刷行业已经处于岌岌可危之势:
①由于环保督查造成原材料尤其是纸张价格大幅上涨,从去年12月份截止今日,纸张厂家的停产、限产造成提价次数达20次以上,每次100-500元不等,纸张总体价格上涨了35%-50%,且还在继续上涨中。
②印刷企业被列为污染行业。环保督查使大部分的印刷企业关停、取缔,这些企业的出路在哪里?
③去产能、侧供给促使部分城市进行行业优化和产业整合,取缔“小散乱污”成为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斗争常态。
④下游客户端的整体经济不景气使得印厂订单减少、价格下压,进一步缩小利润空间,直至亏损。
⑤拆违的力度之大,使部分企业疲于搬家,有些工厂一年居然搬家2次,一次就是十数万的费用,有些企业为了生存,甚至向员工借钱进行搬迁。
以上,只是一些客观存在的现象,怨天尤人不是解决之道!

如何转型?如何使企业重新获得新生?如何在自己最熟悉的行业里面继续生存?这些问题不可避免的摆在了各个印刷行业领导人的面前。
凌纳小编仅提供几个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思考:
①资源整合:几个中小企业、甚至10-20家小微企业联合起来,组建一个稍具规模的中型印厂,实行股份制,租赁规范的工业用地厂房(只有工业用地方可办理环评手续)。
②车间整合:各个小微企业挂靠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,生产设备统一进驻大企业车间,只需要遵守该企业的管理规章,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即可。其他人员或者生产还由自己做主。
③生产整合:几家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并入其中一家,由一家统一进行生产管理,其他几家不参与工厂的经营活动,但是订单优先安排、价格优惠结算,这几家只需要积极开辟市场和开拓业务即可。
以上想法也只是点到为止,具体操作其实只要坐下来商谈即可。
环保的高压已经造成了部分印刷企业的停产,对于很多的涉印刷行业的单位或公司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